撐醫生 1. 推動「真。醫務委員會改革」 1.1 要求政府作全面咨詢,包括醫學界、市民、病人組織及各專業團體等各持分者,充份了解他們意見,才重啟醫務委員會改革; 1.2 在政府重推新草案之前,爭取先以行政措施加快處理醫委會積壓的投訴個案。 2. 堅守專業自主 2.1 醫管局醫生和牙醫的薪酬及醫療福利,必須跟公務員的掛鈎; 2.2 爭取醫生代表或立法會議員成為醫管局大會成員; 2.3 實施「持續醫學進修」計劃前,必須先諮詢業界,謀求共識; 2.4 落實監管醫療集團,及規管美容專業。 3. 關注香港牙科發展 3.1 加強公私營牙科服務計劃,為市民提供可負擔的牙科服務; 3.2 透過非政府機構,加強對弱勢社群牙科服務的支援; 3.3 全面檢討牙科專科醫生的訓練。 4. 關注醫科學生和畢業生培訓就業情況 4.1 要求醫管局盡快改善醫生人手規劃,必須優先吸納本港醫科畢業生,並提供培訓; 4.2 全面檢討醫科學生在醫管局醫院內,上課學習的資源和人手安排。 護病人 5. 改善醫管局人手編制 5.1 公立醫院人手編制失效,每年冬季流感高峰期,急症室、內科及兒科部門出現「逼爆」問題,我要求在冬季流感高峰時期,減少醫護行政工作,以便調配人手,協助舒緩前線壓力; 5.2 爭取政府增加醫療經常性開支,增加五分之一的病床、人手和有關配套設施; 5.3 監察「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報告」的執行進度及跟進工作; 5.4 要求懷孕28週以上的醫護人員,可以豁免執行夜班工作。 6. 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 6.1 密切監察「門診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」,定時調整參加計劃私家醫生的服務費及藥物費; 6.2 增加長者醫療券現時每年2,000元的金額,最低受惠年齡則由年滿70 歲降低至65歲; 6.3 盡快落實自願醫保計劃,尤其加強監管醫保賠償,讓市民可以放心使用醫保,自由選擇醫生; 6.4 改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,使私家醫生的病人健康紀錄也容易跟醫管局醫院接軌。 香港要健康 政治
教育
民生
|